从生命演化角度看罗刹国的美与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生命演化角度看罗刹国的美与丑
2004年11月16日,长沙,第5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明星演唱会,刀郎首次现身湖南长沙演唱《2002年的第一场雪》。(视觉中国/图)
刀郎新歌《罗刹海市》最近在网络走红,歌词改编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原著中讲述一名叫马骥的美少年因飓风被吹到二万六千里以西的罗刹国,这个国家的人和华夏不一样,他们以丑为美。站在华夏子弟马骥的角度看罗刹海是以丑为美,他其实是站在人类的角度看待不同的生物。在人类眼中自己自然是最美的,那罗刹国的马户、又鸟是丑陋的。但是,如果站在演化的角度或者地球生命的角度,如何衡量这个美与丑?
站在生命演化的角度看,所谓的美与丑只不过是生物体的外在性状表现,如同蚂蚁和大象。性状的类型千千万万,我们尤为关注的是和生存、繁衍相关的性状,这些外在的性状被赋予美与丑的定义。就此来说,美与丑的衡量标准是生物演化的成功度。演化的成功度指种群受自然选择,尤其是正向选择影响的进化过程、结果。这说法没有严谨的科学定义,一般指代某物种遗传多样性高、增长快、分布广、种类丰富、进化史悠久等。
衡量生命演化的成功,一般有三个指标——多样性、生物量、物种寿命。多样性指这个物种的演化分支或者是遗传间的差异,生物量是指该物种所有个体的总体重,物种寿命指该物种从出现到灭绝或是到现今所经过的时间。人类现今的生物量并不算多,大概占地球总生物量的万分之一,在历史上通常低于百万分之一。而人类的多样性更低,人类在生物学上属于灵长目人科人属的物种,全球人类只有一个属和一个种,且没有亚种分化。所谓的黄种人、白种人和黑人只是外在的性状差异,并不是亚种的分化。与此同时,全球人类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也很小,甚至不如几个黑猩猩野外群的遗传差异大。从物种寿命来看,人类的祖先大约在400万-600万年前和黑猩猩的祖先发生分化,现代智人的崛起仅仅20万-30万年的时间,人类的物种寿命更是短得可怜。从这三个指标来衡量,人类在自然界算不上成功,在地球生命演化的角度来看,比人类美的物种有很多,比如蚂蚁。
站在人类审美的角度,蚂蚁不算美,至少不会认为比人类还美。但是,从生命演化的角度来看,蚂蚁可能比人类美。从适合度来看,蚂蚁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远超人类。除了南极洲,我们几乎可以在所有大陆地区见到蚂蚁的存在。根据计算和研究,蚂蚁占据了地球上1%的生物量,以及1/3的动物量。目前我们已知的蚂蚁种类有一万多种,具有超高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同时,蚂蚁是群居动物,一个群体甚至可以达到3亿只,且蚂蚁的繁殖能力也超强,世界上每诞生10个婴儿,就有1.75亿只蚂蚁诞生。从物种的寿命来看,蚂蚁大概出现于侏罗纪时期,是同时代的动物,而蚂蚁是凭借自己的种群优势,经过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度过了自然的层层劫难,亲历了无数生物的灭绝,它们演化成当今地球最为成功的生物类群之一。
如果站在从人类演化的角度,我们的审美又会发生不同。人类审美中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是对称美,比如脸部的对称、身体上下的协调等。在生命体中,由于对称结构需要较少的信息进行编码,更可能具备一种潜在的变体优势出现。模块化是生物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像乐高积木一样,节俭的生物体经常将遗传或生化模块重新用于新目标。人类的演化可以看作是优势基因的延续,而突变的不定向性使得在一个种群中常出现所谓的“不正常基因”,譬如奇怪的长相。人类的审美是天生的,本质上是从外在的表现来对优势基因进行选择。比如,人类以对称的脸部为美,脸的对称性强代表着细胞分裂过程中出错的概率低,预示着个体健康长到成年的概率就高。同样拿身体的比例来说,男性的魅力在于腿长占身高的一半(或略高),这种类型的身体比例患Ⅰ型糖尿病的比例比较低。在智人的演化中,人类的脸型随着吃熟食物而改变。人类吃熟食后不再需要强大的磨齿,因此脸部的下半部分开始变窄,这些都成为人类的审美导向。
此外,人类的美与丑还是性选择的产物。所谓的性选择就是自然选择的一种形式,两性中的某一性别的个体为交配而与种群中同性别的其他个体展开竞争,得到交配的个体就能繁殖后代,使有利于竞争的性状逐渐巩固和发展。人类中男女之美是彼此性选择的产物。从性选择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是为了挑选生殖对象而服务的。比如,男性认为丰满的女性为美,因此有了楚王好细腰,古代婆家挑儿媳首先看屁股等审美标准。生物角度来分析,臀部大意味着骨盆间距宽,胎儿不易难产,而腰臀比和胎儿的智力发育有关。而反过来,女性对于男性的审美更为复杂,且受到文化的熏陶。女性对男性的审美复杂的地方在于,不仅仅看基因的优秀与否,还会看对于后代的抚养能力。因此,会受到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总之,站在地球的角度来看,人类认为的美与丑只是地球生命的一部分表现形式。从人类的角度看罗刹国的人并不美,但是从地球的角度来看,罗刹国也是地球生命美的组成。
赵序茅
责编 朱力远
关键词: